今天是2024年09月21日星期六

动态新闻Dynamic news

2022新课标解读:中小学戏剧课怎么上

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新课标,戏剧(含戏曲)学科的课程被安排在第四学段8-9年级,与音乐、美术、舞蹈和影视学科一起,被列为初中阶段,学生们的选修课目之一,根据规定,学生们必须从五个学科中选定两门作为学习课程,学校根据学生选定的课程安排评价与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中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各艺术学科的学习目的,做了很的阐述。要求通过艺术学科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探究、体验、领会艺术的魅力,积极、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用有组织、有意义的音乐语言表达思想,用视觉媒介和技术创造形象,用舞蹈语言抒发情感,通过扮演戏剧角色品味丰富的人生,运用现代媒介和数字媒体技术再现与表现世界,在艺术的世界中求真、崇善、尚美。

图片儿童教育戏剧《了不起的新朋友》剧照


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是集合了演员、 导演、编剧、 舞美(美术)、 灯光设计、音乐、 舞蹈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戏剧的创作、排演的过程可以锻炼人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非常适合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孩子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同化。积极情绪得到发展,消极情绪得到疏导,促进幼儿形成完美人格 。戏剧课程当中的戏剧故事体验环节,以规则的内化教育来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


一、戏剧课在各学段和各艺术学科中的融合与渗透


新课标将义务教育的艺术课程划分成四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5年级,第三学段6〜7年级,第四学段8〜9年级。


课程设置情况是:1〜2年级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3〜7年级的两个学段开设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每位学生至少选择2项学习。鼓励在7年级开设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课。


因此,从艺术学科课程开设的要求可以看出,戏剧课从7年级开始,就可以作为必修课供学生选择。但是,虽然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习内容虽然是以音乐和美术为主,但戏剧作为其他艺术课程学习的呈现手段,在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要求。

1〜2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唱游•音乐实施,任务为“模拟表演”,即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动物、植物进行模拟,培养学生对所表现对象特征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表情、身体、语言进行表演。

3〜7年级学习任务主要依托音乐及语文、外语实施,任务为“课本剧表演”,即选用音乐、语文、外语等教材中的教学素材,进行课本剧编创表演,观看传统戏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和对表演活动进行评价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7年级开设戏剧(含戏曲),学习任务围绕“戏剧游戏”展开。

8〜9年级的学习任务包括“演出舞台剧目"“编演故事脚本"“记录观剧心得"和“策划戏剧化活动”。


    因此,戏剧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四门学科来说,由于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所以在各学段的艺术学科的学习中,戏剧艺术的学习被融合和渗透在其他四门学科里,作为辅助或最终的呈现形式。


二、戏剧(含戏曲)学科的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


根据新课标,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4类艺术实践,涵盖10项具体学习内容,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组织教学。整体结构如图所示:

图片戏剧(含戏曲)学科课程内容框架


对于1〜2年级来说,学习任务是“模拟表演”,对3〜7年级来说,学习任务是依托音乐及语文、外语课程,以“课本剧”为主体进创编和表演,到8〜9年级,作为一门正式的艺术课程,他们的学习任务包括“演出舞台剧目"“编演故事脚本"“记录观剧心得"和“策划戏剧化活动”。


(一)7年级戏剧课程学习任务:戏剧游戏

新课标鼓励从7年级开始开设戏剧课,7年级的学习任务是戏剧游戏。戏剧游戏的目的在于梳理1〜6年级融入姊妹艺术及语文、外语等课程中的戏剧表演的学习内容,通过戏剧游戏重点学习声音、肢体、情感的表现方法和技能。


学习内容:

1.分小组、分主题完成系列戏剧游戏,树立正确的表演观念。

2.在戏剧游戏过程中,从舞台表现要求、作品内容和形式、角色情感体验等角度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体验气息、字音、语气、腔调的基本运用。

3.在戏剧游戏过程中,体会“以假当真"的艺术特性,通过无实物表演,进行肢体动作表现训练,体验肢体动作表现的形象性、协调性、准确性等。


要求实现能力目标:

1.具备团队合作意识,能积极主动、认真热情地投入表演。

2.能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富有感情地完成语言表现,并具有初步的气息运用意识。

3.初步建立表演的信念感、表现的真实感和审美价值意识。


(二)8〜9年级进入正式的学科学习:四大学习任务

对于第四学段的8〜9年级来说,戏剧已经是一门正式的艺术学科,他们已经进入了正式的学科学习,学习内容和任务是正规的课程设置,其学习任务包括“演出舞台剧目"“编演故事脚本"“记录观剧心得"和“策划戏剧化活动”等四项。

图片儿童歌舞剧《两只老虎》剧照


学习任务1:演出舞台剧目

通过完成相对完整的话剧剧目演出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剧本、扮演角色、初步运用舞台艺术手段实现演出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使学生体会、理解戏剧演出的趣味和意义。


学习内容:

1.分小组、分角色进行剧本诵读,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与表达方式;找形象、对台词、摆造型,完成角色扮演的准备工作。

2.了解舞台表现的基本规则(如不可笑场、背台等),以及候场、离场时的注意事项;了解与舞台空间有关的要素,包括表演环境、表演角度、位置距离等;分小组、分角色进行剧目片段排练。

3.小组分工、协作配合,运用多种舞台艺术手段,完成剧目的整体呈现。

4.对剧目演出进行阐释和评价,如创作意图、艺术追求、演出效果等。


要求实现能力目标:

1.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能对所扮演角色的情感进行想象与体验;能初步捕捉所扮演角色的典型外部特征,并进行动作表现和角色交流。

2.初步认识舞台表演对演员声音、体态、位置、配合等方面的要求,并形成舞台意识,具有团队精神。

3.初步认识并运用布景、灯光、道具、音乐、音响等综合手段,让演出达到较好的效果。

4.能运用恰当的术语进行创作阐述,并对作品的创作构想和演出的目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述。

图片英文戏剧《国王的爱猫》剧照


学习任务2:编演故事脚本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或观摩经典剧作,初步了解戏剧情境设置、脚本结构安排的方法,通过编演话剧小品或短剧,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在创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


学习内容

1.阅读或观摩经典剧作,在赏析的基础上,了解与戏剧创作相关的若干概念,如情境、动作、结构、场面、冲突等。

2.分小组集体进行编演活动,按照“构思讨论一人物小传一故事大纲一场面呈现"的程序,完成一部话剧小品或短剧的创作。

3.针对作品成果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创作方法。


要求实现能力目标:

1.理解与戏剧创作相关的基本概念,能将它们与自己具体的创作经验相联系;能合乎体例规范地将所编演的小品或短剧以文本形式呈现。

2.初步形成舞台思维,能通过戏剧动作、场面等进行艺术表达。

3.能运用恰当的专业术语进行创作阐述,尝试从结构、场面、事件、台词等角度对作品成果进行评价和表达。


学习任务3:记录观剧心得

引导学生条理清晰地表达对某部戏剧(含戏曲)作品(剧作/演出)的理解和判断,在了解戏剧(含戏曲)的历史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记录观剧心得,锻炼和提升感知、体验、理解和评价戏剧(含戏曲)的能力。


学习内容:

1.在作品赏析的基础上,了解阐释、评价戏剧(含戏曲)作品的不同角度,尝试表达观剧的感受和见解。

2.阅读、观摩经典戏曲作品,了解与剧目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戏曲的历史文化传统,并记录观剧心得。

3.阅读、观摩经典话剧作品,了解与剧目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中外话剧的历史文化传统,并记录观剧心得。


要求实现能力目标:

1.学会从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舞台艺术构思和处理的角度体会演出的特色,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观剧的感受和见解。

2.初步了解戏曲知识、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如剧种历史、角色行当、表演程式、脸谱艺术等;完成1篇及以上的戏曲观剧心得笔记。

3.初步了解中外话剧知识、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如古希腊戏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情况等;完成1篇话剧观剧心得笔记。

图片英文舞台剧《国王的爱猫》舞台演出剧照


学习任务4:策划戏剧化活动

通过策划、实施课程学习活动或主题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戏剧手段进行跨学科学习、跨领域实践的综合能力,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戏剧应用的广阔空间。


学习内容:

1.了解“教育戏剧”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示范案例,自行设计并组织戏剧化的课堂学习活动,如进行语文、历史或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2.了解“教育剧场”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示范案例,在特定的生活空间进行主题性戏剧活动,如在学校食堂策划、实施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演出活动。


要求实现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教育戏剧“的基本理念、方法和程序,尤其要掌握“教育戏剧”的常用范式(如“教师入戏”“良心巷”“专家外衣”等),并能尝试运用实践。

2.初步认识“教育剧场”的基本理念、方法和程序,尤其要掌握“教育剧场”的常用范式(如“坐针毡”“观演者互动”“剧场论坛”等),并能尝试运用实践。


三、戏剧(含戏曲)学科的学习质量描述(实现的教学目标)


戏剧(含戏曲)学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表演、创作、欣赏和融合应用等四个方面做了描述:


第一,表现。能在理解作品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舞台剧目演出构想;能在体验与想象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运用语言、肢体扮演剧目中的角色;能根据剧目的规定情境,遵循舞台表演的基本规则,进行角色的合作表演;能分工协作,综合运用舞台艺术手段,完成剧目演出;能针对所参与的舞台剧目,有条理地进行创作阐述和反思。理解表演是戏剧(含戏曲)艺术的核心,真善美是戏剧(含戏曲)艺术的灵魂。


第二,创作。能把握戏剧情境、结构、事件等的内涵,并在创作实践和作品分析评价活动中加以运用;具备基本的舞台思维,能通过戏剧动作、场面等进行艺术表达;能将所编演的作品转化为文本形式,做到体例合乎规范。理解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人类生活的构思方式之一,认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欣赏。能从舞台艺术整体构思、细节处理等角度,对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意蕴内涵等进行初步分析;能对所欣赏作品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表达观剧的感受和见解,能做到条理清晰;具备基本的戏剧(含戏曲)艺术史论知识,认识审美观、价值观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融合应用。初步了解“教育戏剧”和“教育剧场”的基本观念,能运用“教育戏剧”的方法设计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能运用“教育剧场”的方法策划体现时代主题的戏剧活动。认识戏剧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知道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式。


四、戏剧(含戏曲)学科实施的困难与挑战


与音乐、美术,甚至舞蹈不同,戏剧学科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属于一个崭新的领域。音乐、美术和舞蹈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实施,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教师、教材和设施方面都有丰富的积累。戏剧教育到目前在我国主要是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开展教学,2016年1月中央戏剧学院在我国开设第一个戏剧教育系,同年仅招生40名本科学生,方向是为大中小学提供戏剧教学教师。在社会培训方面,近几年出现了大量的从事戏剧教育方面的机构,但是也存在着鱼龙混杂,教师质量不高、缺少合格的教材等问题。


在各中小学,师资和教材的问题就更显突出,目前除了极少数的中小学自主开展了校本的课本剧活动外,绝大多数学校不仅缺少教课老师,甚至都没有开展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没有教材、缺少经验、没有教学场所、没有配套的设备,今年九月开始8-9年级的学生开展戏剧课教学,对各个学校来说,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因此,在新课标里特别强调要求各地开展好师资力量的培训,鼓励组建戏剧(含戏曲)教研员队伍。汇聚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等组建培训者团队,面向全体艺术教师开展相关培训,针对艺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分阶段、分专题开展持续、深入的培训。


同时要求学校为戏剧课教学创造条件,配齐基本的教学设施、器材和书籍(如艺术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学习用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重要图书和期刊等)。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还需建立健全学校艺术表演、作品展示的专门场所,满足学校艺术教育“常演、常展”的要求。


在课程资源方面,新课标要求开放课程资源,在保证国家课程资源切实落地的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提供支持和便利,帮助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资源。鼓励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影院、青少年宫、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当地社区艺术家工作室和民间艺术作坊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以便通过优质校外艺术资源共享,提升艺术教学的质量。


2022年的新课标的修订,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了戏剧(含戏曲)学科,并大大提升了戏剧学科的地位,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各地政府和学校也会克服困难,做好教师培训、完善学科教材,配套好相关的教学场和设备,真正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为我国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梁春元,北京巴巴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儿童教育戏剧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多年,公司自主研发了XR虚拟戏剧舞台控制系统和教育戏剧课程.

来源:巴巴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