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益又安全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 教育部连出措施保障学生课间休息娱乐
央视网消息:“课间十分钟”,是很多中小学生最开心的时光,在大家的印象当中,课间十分钟同学追逐奔跑、打打闹闹,欢声笑语响成一片,是学生时代的常态。但近些年,在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这“课间十分钟”似乎越来越安静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而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比例达到77.2%,高于初中的比例69.8%。
有家长表示“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关于学校课间纪律的规定当中,最常见的三个是:不准在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58.0%、不准出教学楼46.1%、不准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45.0%。
“课间十分钟”缘何越来越安静? 那么,“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是怎么出现的? 调查中,59.5%的受访家长归因于一些老师图省心,要求学生课间保持安静,59.1%的受访家长认为最初是因为空气不好,学校让学生少外出,后来成了惯性,54.7%的受访家长认为是学校担心学生自由活动有安全隐患。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认为,束缚孩子的课间十分钟,主要还是学校老师思想上的“怕”字挡道,保障学生安全,变成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头等大事”。在问卷中,对于转变“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64.7%的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60.6%的受访家长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学校改进;而有49.4%的受访家长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